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5年国际减灾日工作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实验室安全月”活动安排,公司近期成功举办了一场以琴房为核心的“实训室安全准入教育讲座”。此次活动是公司提升应急能力、排查安全隐患、深化安全教育的系列举措之一,旨在将防灾减灾的普遍性要求与音乐教学实训室的特殊性风险相结合,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一、 强化准入教育,夯实安全根基
本次主题活动的核心是“安全准入”。以往,员工们可能认为琴房只是一个练习场所,忽视了其作为教学实训室存在的用电、设备、消防等安全隐患。活动中,公司实训室安全员朱艳春老师系统梳理了琴房安全规范,重点强调了:
1.用电安全:明确要求不私拉乱接电线,不使用“三无”充电器,人走电断,预防因电器短路引发的火灾。
2.设备安全:讲解钢琴等乐器的正确使用与保养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如琴盖夹伤)。
3.环境安全:保持琴房整洁通风,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4.行为安全:规定室内不得进食、吸烟,妥善保管个人物品,营造安静、安全的练习环境。
通过本次培训,同学们首次认识到,取得进入琴房的“资格”,不仅是拥有借琴卡,更意味着必须掌握这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规范,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
二、 融入应急元素,提升处置能力
除了理论宣讲,本次活动还巧妙融入了“安全应急”元素。朱老师通过PPT讲解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针对琴房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小范围火情、电线冒烟等)进行了应急处置流程的讲解。这种“小场景、大安全”的演练模式,有效提升了师生在真实环境下应对初起灾情和疏散逃生的能力。
三、 打造特色活动,营造安全文化
公司拥有数量众多的琴房,将其作为实训室安全管理的重点和特色来抓,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示范意义。本次主题活动形式新颖、内容务实,摆脱了照本宣科的传统模式,用员工们最熟悉的教学场景承载最重要的安全理念,成功打造了公司实训室安全活动的特色品牌,为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次主题活动是公司响应国际减灾日、落实“实验室安全月”要求的创新实践。未来,公司将继续以省厅指引为纲,常态化、制度化、特色化地推进实训室安全工作,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教学环境。

